2022年3月,长春市民田先生与爱人自测抗原及上门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,随后在居家隔离期间用药自愈。5月15日,田先生向媒体求助,称此前购买过“太平畅无忧(隔离津贴版)”保险,宣传说确诊、隔离等均可理赔,“我和媳妇检测出阳性就给太平保险打电话了,等了一个月才有回复,说必须有医疗机构开具的检测报告,吉事办核酸检测结果以及社区开的证明都不行,我们也没去方舱和医院,到哪弄检测报告啊?”
这些沿海经济大省,是经济、财政、外贸、就业、转移支付等方面的主要贡献者。数据显示,东南沿海5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1/3以上,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,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,是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有力支撑。
“总体上,《征求意见稿》强化了对银行业的监管,对现有监管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,提高了对银行业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是对我国银行业的一次重塑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说。《外围APP》 工作人员表示,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,除了每年冬季是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高发期外,目前120急救热线还收到无症状感染者、轻症患者关于发热等症状的咨询,这些非紧急的电话,挤占了120的急救资源。
很多人“连花清瘟可治疗新冠”的观念,源于公司或社区在发放防控物资时,发了连花清瘟。而且,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九版)》中,明确推荐连花清瘟胶囊(颗粒)可用于医学观察期(有乏力伴发热的临床表现)、部分轻型和部分普通型病人的治疗。
随着各地防疫政策逐步细化优化,连花清瘟等部分热销药品出现暂时紧缺,一些不法经营者借机炒作、哄抬价格。市场监管总局结合前期线索,从多个平台提取多家药房9月以来连花清瘟销售数据,并组织相关省份市场监管部门核查进货台账。核查发现,部分经营者在采购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,12月初开始大幅提高销售价格。如某线上药房销售连花清瘟颗粒6g*10袋/盒,11月采购价格23.5—32元/盒,销售价格26.8—38元/盒,但从12月初开始迅速上涨,至12月5日涨到99元/盒。某线上药房销售连花清瘟胶囊0.35g*24粒/盒,11月采购价格11.5—12.5元/盒,销售价格18.9—33.1元/盒。12月初采购价格14.5—22.5元/盒,销售价格从41.9元/盒迅速上涨至88.1元/盒。上述药房在成本未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,或者成本虽有增加但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,已涉嫌构成哄抬价格。/p>